行业服务

xingyefuwu

学术研究 xueshuyanjiu

谁是中国电影未来的掌控者——对华谊、光线、华策财报的文化解读

近日,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和光线传媒三家影视巨头一季度报陆续出炉。报告显示,三家企业均在营收上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华谊营收同比增长达207.55%。但从净利润来看,只有华策净利润实现了增加。华谊兄弟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207.55%,是三家影视公司中营业收入涨幅最大的。华策影视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34.27%;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86%。华策影视实现净利润增长,为8300万元,同比增长10.21%。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净利润都出现大幅下滑。报告显示,华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3.8%;光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4.4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2.72%。


在人们印象中,华谊兄弟和光线是电影公司,华策是电视剧公司,这三家公司的表现是影视行业的晴雨表。这一固执印象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华谊兄弟的“去电影化”战略不是一句空话,不管是创作瓶颈制约,还是公司主动转型,华谊兄弟上市以后已经奔着“综合娱乐集团”的方向绝尘而去,不复电影既是龙头也是躯干的峥嵘岁月。



王氏兄弟是广告公司起家的生意人,投身电影行业是机遇引领和因缘际会的结果。以品质而论,华谊兄弟片库里的存货仍然是民营电影公司里精品率最高的,但那的确属于上一个发展阶段了。上市进入百舸争流的资本市场,就等于看到了关于金钱的最壮丽的风景。眼界不同了,朋友圈更新了,赚钱的武器升级了,电影本身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时至今日,电影仍然是风险很高的行业,每年700部左右的产量只有260部左右能进院线,票房在1亿元以上的也就40部左右,新入行的投资人们全身而退的可能性极小,久经沙场的老将被打脸也是常有的事。运作周期长,政策空间小,观众趣味刁,回本压力大,如果仅仅以赚钱为目的,做电影在中国是最不靠谱的生意之一。但电影属于被上帝开过光的行业,自带这明艳不可方物的光环,电影本身可能不易赚钱,可是以电影为药引子却能治大病,以电影为支点却能翘起银河系。


所谓工夫在诗外,电影这个喜怒无常的货,连通着上下游的丰厚产业。以电影为概念,可以在股市上搅风搅雨,资本的玩家们都愿意进入电影小屋里一探究竟,并且进来就乐不思蜀(反正炙手可热的BAT全来了)。可以玩并购游戏,左手推动二级市场发烧,右手变现落袋闷声发财。可以玩单片战术,一部票房大卖的影片在影市里赚的钱只是小头,更重要的是带动东家的股价钻天而去。以电影的名义,可以向热门产业延展,综艺热咱就以艺人为筹码切分红利,房产热咱就主题公园、实景娱乐,享受地产大鳄的快感。



于华谊兄弟而言,去年一季度财务成绩单漂亮,主要是股权投资获利。今年一季度成绩稍逊,赢利部分仍然是股权投资支撑。王中军在大学演讲时说了:喜欢接受财经媒体的专访,他们做功课,问得到位。我看,娱乐媒体未必就问得不到位,只是华谊的活法和思考的重心变了,电影话题变得不合时宜。徐克和冯小刚在华谊还有两三部片约,这两位老将一定会卷土重来,但在电影增长点的寻觅上,华谊更注重布局和运势,比如跟好莱坞大规模合作,而对创作新势力的培育仍然欠账。仅仅靠综艺电影是不能打天下的,甚至会引起集团内部的分裂。



光线在资本运作的同时,仍然在埋头做电影,尤其是用跨界导演拍青春片的模式已经成熟,甚至成精。一季度利润不高有技术原因(银行借贷之类),但这并不妨碍光线每隔一段时间在市场里投放一颗票房炸弹。《泰囧》以来,《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左耳》这类怀旧青春片已成一个系列。评论界都在讨论青春片的滥情和苍白,都在预测观众吃顶的那一天何时到来,光线则左一部右一部不断复刻成功。据说,有些片子光线占股较少,赢利不多,赚了吆喝,但不要忘了,在这个讲故事为王的年代,有吆喝的人一定会得到资本的青睐、机会的追捧。


不管是华谊,还是光线,我一点也不为他们的赚钱能力发愁,但我为他们的创作能力担忧。华谊的问题在于核心创作团队老化,老同志们内功深厚、思想深刻的优势在当今中国影坛是发挥不出来的,玩花活儿又干不过年轻人(除了徐克),创作道路很难拓宽。光线的问题在于“独孤一味”,80后、90后有多少泪可洒、多少旧可怀?如果不在其他类型片上开天辟地,青春片早晚大倒热灶。您选择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还不见得跟您在一起呢。


说起来,青春片是最简单也最讨巧的类型片,跨界导演们如鱼得水也是因了这个,谁没点儿青春感喟,谁没偷偷写过自?导演需要把握的只是“调调”,其他的尽可由技术工种代劳。换成警匪片、动作片、历史片和特效片试试,我敢保证现有的青春片导演没一个能胜任。归根结底是个人才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敌人就是人才中空。不过这也不是一两家公司的问题,人才匮乏和类型不全是整个中国电影的问题。香港导演回勇没别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是很好的类型片导演,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就能发光发热。



华策是浙商,长袖善舞,官道、商道样样来得,他们从上市做上电视剧第一股,到四处加磅、多元发展、撬动资本市场,其来路算得上是一段传奇。华策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片库里缺少可圈可点的硬货,电视剧年产量已经扩到一千集以上了,收视率似乎也不低,可就是缺少能让人记住,能写进历史的作品。我曾经想过:商人重利轻文化,也许人家志不在此;条条大路通钱包,电视剧不过是生钱的工具。目标明确就好,不拧巴。


但近来似乎有些变化。华策报告称,“公司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视剧产能扩张,而是在对电视剧进行质的升级基础上,全面启动电影、综艺、网剧,进行全内容覆盖。除了加大对传统渠道的华剧场开发运营,公司还将与小米、乐视、百视通等合作”。后头这几条还是跑马圈地扎盘子,本就是华策擅长的事,且不论。我看见了“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视剧产能扩张,而是对电视剧进行质的升级”这句话,这要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有心”,对华策而言也算是路线的“纠偏”,回归了文化产业终究要有文化建构的康庄大道上。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我觉得,电视剧大公司也非产量之大,通稿语气之大,而应该是作品之大。


中国民营电影公司三驾马车华谊、博纳、光线都是上市公司,万达、乐视以及BAT主导的新电影公司也追赶甚急。一个重大的趋势是家家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都以“综合娱乐集团”为目的地,这带来的是电影的空心化和浅表化。中国电影市场近两年来的增长点是由新锐跨界导演和回勇香港导演主驱的,博纳和光线是最大的受益者。不过,老导演们终归是越来越老,跨界而来的多数只会伤春悲秋一招(徐峥是个例外),中国电影新产品研发和新血液制造的任务由谁来承担?电影管理部门请继续松绑,电影公司请把盯在票房上的目光抬高一寸,把盯在资本市场的目光下移一寸,在两者的中间地带上好好瞅瞅,认真想想。《速度与激情7》票房再次证明中国电影市场的无限广大,破解了新品和新血制造的难题,您就不但是中国电影的救世主,也是未来市场的掌控者。


【文/李星文】

 

Copyright 2018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18103号-1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号B区103(电影频道院内)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电话:010-82040173  电子邮件:huodong@camt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