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少年影视教育系列活动Day2
7月20日,第二十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少年影视教育系列活动的热潮持续升温,迎来了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第二天。在这一天里,体验营的小小电影人们被划分为八大精英团队,在各自导师的引领下,毅然踏入实践拍摄的征途,即便炎炎夏日酷暑难当,也丝毫未能削弱他们对光影世界的无限憧憬与热情。镜头下,时间仿佛被赋予了魔法,每一帧都凝聚着孩子们对电影艺术的纯真梦想与不懈追求。
与此同时,教育系列活动的另一侧舞台也同样精彩纷呈。主办方继续为师资班的学员们带来了精彩课程与深度交流探讨的平台,旨在提升影视教育的专业性与创新性。
上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修订组专家兼影视组组长王琦为师资班的学员们剖析了“影视新课标政策”的精髓,重点讲述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策略。
王琦老师从课表框架入手,详细解读了欣赏、表现、创造、融合的艺术实践。分析了影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指出学校的教育已经从“知识”到“素养”,知识的地位退居于“载体”的地位,学生借助于知识获得过程,获得某种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影视是审美感知的常规方式,也是创意实践的有效载体。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并且,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影视已经成为人们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因此,视频制作几乎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接着为师资班的学员讲解影视课程的小学思路,强调艺术课程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因此要在师生互动的环境里由学生主动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为主要目的。要通过思想引领把握作品方向、通过课堂组织规范创作流程、通过技术指导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作品评价检验学习效果。
上午第二节课,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沈娟以“影视赏析教学设计”为主题,为师资班学院带来了一系列扎实的教学方法。沈娟教授针对影视赏析教学中的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梳理,就影片分析技巧等进行了重点讲授。针对记录片、动画片、科幻片等一系列孩子们感兴趣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具体举例了《我和我的父辈》《城南旧事》《长春树》等影片的赏析课需要涉及哪些要点。最后谈及课程实践与改进的方法,并倡导通过影评写作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郭劲锋教授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讲解如何开展主题化创作。以生动的案例为师资班学员分享如何确定拍摄主题,指明了教室需要完成的工作,对教师学生指导拍摄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傍晚,由体验营的教学统筹沈娟老师主持完成了应试教育实践案例分析。十余位老师围绕红色影视、校园美育浸润、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中应用实践、跨学科影视作品创作、影视心理疗愈、乡村影视美育等内容展开了分享和研讨,智慧碰撞、气氛热烈。
夜幕降临,体验营的孩子们已圆满完成拍摄任务,转而投入到紧张而兴奋的剪辑工作中。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在第三天的银幕上化为璀璨的光影。
关于我们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英文名:China Aizi Movie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Council,缩写CAMTEC,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民间社会团体,国家民政部的登记证号为3711,组织机构代码为:50001755-4,国家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业务指导单位为总局宣传司。
联系我们